第495章 昭仁帝的反對

類別:女生頻道 作者:楚雲苓字數:2489更新時間:25/07/30 00:45:14

蕭壁城倒沒想過要公子幽傾家蕩產,但捐官是目前唯一的辦法,而想靠捐官的方式獲得爵位並不容易。


公子幽捐的越多,這事就越容易辦成,卻沒想到對方出手就是一座金礦!


他緊緊皺起眉頭,臉上沒有半分喜悅,「你的金礦是從哪兒來的?」


自古以來,任何礦洞的歸屬權都在於朝廷,其他人私自開採都是違反律法,會有殺頭之罪的。


公子幽輕咳一聲,解釋道:「我的先祖聽雪當年不是被開國皇帝封了公候麼,後來先祖與皇室決裂,對方就以分配封地為由,把先祖趕去了偏遠的寒苦之地。」


「那處封地就在南唐與大周的交界處,後人無意間在封地中發現了兩座金礦和兩座銀礦,這也是後來聽雪閣為很能在百年間迅速壯大,勢力遍布九州的原因。」


以目前聽雪閣賬目上的銀子數量來看,捐官倒是勉強足夠。


可整個聽雪閣還需要生意運作,他總不能把整個閣內上下都掏空,隻能是動封地裡的金礦了。


而且除了做生意,他還得給底下的人發月例呢。


蕭壁城神色微妙,在南唐眼皮子底下偷挖人家的礦,多少有些囂張了。


這錢拿起來燙手。


眼看夫妻倆人都不吭聲了,公子幽的身體緊繃起來,連忙開口解釋,「你們隻管放心便是,那幾座礦洞已經陸續開採許多年了,從來沒被發現過,安全的很!」


由於在兩國交界處,又偏僻寒苦,遠離官道,平時荒無人煙的,連飛鳥走獸都少見。


公子幽面色鄭重地看著蕭壁城,「好兄弟,就求你幫我這一次,別說錢了,把命抵給你們都行!」


他也知道這事難做,就算願意捐一座金礦,大周未必就肯同意,畢竟錢能解決的事都不叫事。


可不這麼做的話,朧夜的假成婚對象估計就要換成他的玉和表弟了。


蕭壁城斟酌了片刻,也沉聲道:「我會儘力為之。」


此事不易辦,在面對朝堂壓力前,他得先把昭仁帝說服了才行。


*


夜漸深,蕭壁城親自去了一趟養心殿。


聽他將來意說明後,昭仁帝眉頭打成好個幾個結,想也不想地揮手拒絕。


「不行不行,這簡直是胡鬧!你以為封王是兒戲,誰有錢想封就封?」


大周在皇子封王事宜上,充分吸取前朝內亂的教訓,決不濫封爵位。


哪怕是五皇子到了弱冠之年,也因早年的事情遲遲沒有被封王,他要真是個風流草包,一輩子當個皇子都有可能。


異姓王爺的授封就更加苛刻了,因為一旦有了爵位,對方的子嗣便有了襲承爵位的資格。


這很可能意味著一個世家的崛起,當權者自然要慎重考慮。


溫懷瑜的祖父跟著太上皇打了一輩子仗,直系血脈的男兒全都戰死在沙場上,為了扶持溫家旁系,她祖父才會在活著時就被封為東陽王,並且擁有封地。


蕭壁城試圖力爭,「父皇……」


不等說完,昭仁帝直接沉著臉打斷他,有些生氣地問:「老三,你知道何人才有資格被封做異姓王麼?」


蕭壁城抿了抿唇,老實回答:「兒臣知道,要麼追封先賢,要麼外戚獲封,要麼功臣封賞。」


追封先賢,封的是被記在史書上面的已逝大人物。


外戚獲封,要求受封者與皇帝有血緣關係,也僅是虛封。


功臣封賞,封的則是立下汗馬功勞的功臣名將,且大多隻在死後追封。


三個條件裡,公子幽勉強符合第二種條件,奈何麗嬪根本就不是真正的「麗嬪」,昭仁帝雖然與公子幽是姨甥關係,但這關係並不能公之於眾。


蕭壁城深吸一口氣,「兒臣心裡自然都清楚這些,所以才提議讓公子幽用捐官的方式封王。兒臣也知道,您是當初親自廢除捐官條令的人,不能主動發起此事,所以兒臣會作為舉薦人來提議。」


聽到這話,昭仁帝更加氣不打一處來,滿臉怒色壓都壓不住,「還心裡清楚呢,朕看你腦子裡就是一團漿糊!還捐官,親自舉薦?虧你想的出來!」


「知不知道你跟雲苓那丫頭大肆興辦書院,朝中上下心裡早有不滿,都知道你們打著培養心腹勢力的念頭,想方設法地要給你們使絆子呢?」


「這麼緊要的關頭,你還有膽子搞出賣官鬻爵這種事來,趕著趟地送把柄呢!」


昭仁帝簡直氣個半死,所謂的捐官,說白了就是明目張膽的合法貪污受賄。


早些年太上皇在位的時候,大周剛結束戰火紛飛的歲月,因國庫囊中羞澀,萬不得已才開放了捐官的途徑,以充盈國庫。


那個時候,隻要給朝廷繳納足夠多的銀子或者糧食,就連流氓強盜都能撈個官當。


但與此而來的,便是種種官匪勾結,貪污腐敗和魚肉百姓等一系列嚴重的問題。


為了解決捐官條令的後遺症,太上皇半生都在為此奔波辛勞,昭仁帝做太子的時候也苦不堪言。


季淑妃的母族季家便是其中典型,在後來的動蕩中被昭仁帝所清洗掉。


自那以後,他就正式廢除了捐官條令,並且不打算再開放,勒令朝廷引以為戒。


昭仁帝冷冷地看著蕭壁城,「你若敢賣官鬻爵,朝堂上那群老東西就敢戳你的脊梁骨,指控你們夫妻為了扶持私人勢力,公然行貪污受賄之事,朕看你們到時候怎麼辦!」


蕭壁城沉默了一瞬,他敢提出讓公子幽捐官,剛才所說的種種,當然已經在心裡衡量考慮過了。


「父皇息怒,兒臣敢說出口,自然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。早年捐官的人多為謀求地位權力,做的也都是些搜刮民脂民膏的事。」


「可公子幽不一樣,不論圖書館還是清懿書院,他都在背後出了不少力。一旦百姓知曉,就明白他做的是實打實利好百姓的事,兒臣舉薦這樣的人封王,何懼朝堂上那幾張嘴?」


「他們再怎麼詰責攻擊兒臣,兒臣有大周民心所向,便立於不敗之地。」


昭仁帝目光複雜地看著他,火氣雖小了些,但還是沒有鬆口。


「為什麼一定要封他為王,讓老六娶南唐公主不也一樣?和親公主雖不能休棄,可等個兩三年,讓她稱病死遁,換個身份再出現不就行了,何必自找麻煩。」


公子幽雖喊他一聲姨父,可當爹的肯定是為兒子著想。


明明換個辦法就可以解決的事,老三幹嘛非給自己找麻煩,是嫌太子做的太舒坦了嗎?


蕭壁城知道昭仁帝沒有那麼抵觸了,也隨之緩和了神色。


「父皇便當兒臣此舉是仗義重友吧。」


平心而論,他和雲苓是拿公子幽當友人看待的。


雙方有著「過命」的交情,公子幽又那麼信任他們麼,蕭壁城是願意替他走這一段荊棘路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