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了院子大門一擡頭,她就看到幾步開外,那道如玉般的身姿。
四目相對,梅亦衡霎那揚唇,對莊知嫻露出笑來,大步走過去。
「抱歉,讓你等。」莊知嫻看著走過來的人,努力平靜的微笑。
「你來的很快,我等的很開心。」梅亦衡望著她,然後朝她伸手。
莊知嫻站在門前的台階上。
看到他伸過來的骨骼雅緻的大掌,卻並沒有將自己的手也伸出去。
她隻是微微一笑,說,「可以走了。」
然後自己邁步下台階,往梅亦衡的車走去。
梅亦衡頷首,和她並肩走到車前,為她拉開了後座的車門。
這次,他沒有自己開車,所以跟莊知嫻一起坐進了後座。
車子中間的扶手是放下來的,兩個人中間,隔著一個人的距離。
梅亦衡拿了瓶水,擰開瓶蓋後又蓋起來,遞給她,「渴了可以喝。」
莊知嫻接過,「謝謝!」
「不需要一直跟我這麼客氣。」梅亦衡說。
莊知嫻笑笑,放下手中的水,「現在我們還隻是普通的朋友關係,客氣一些是應該的。」
普通朋友關係。
至少,莊知嫻已經認同他們是朋友。
這已經是很大的一個進步了。
梅亦衡很滿意。
「好,隻要你喜歡就好。」
「早上的花很漂亮,謝謝,不過,以後還是別送了。」莊知嫻說。
「既然你也覺得花很漂亮,為什麼以後不送?」梅亦衡看著她問。
莊知嫻盡量不去與他對視,笑了笑說,「你早上送的花束,一看就不便宜,別那麼破費。」
梅亦衡笑了,「那我送什麼,你會覺得不破費。」
「以我們目前的關係,其實你什麼也不用送。」莊知嫻說。
「可我想送。」梅亦衡看著她,目光溫柔且堅定,「別說是一束花,隻要是你喜歡,送上我的全部身家都可以。」
送上我的全部身家都可以……
莊知嫻詫異,擡眸朝他看去。
四目再次相對,梅亦衡在她的眼中似乎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。
「梅先生,你一開始對女人,都是這麼熱情這麼甜言蜜語哄著的嗎?」
極短暫的詫異後,莊知嫻平靜下來問。
「你是第一個,也會是最後一個。」梅亦衡很肯定的回答。
對視中,莊知嫻的心跳,漸漸抑制不住亂了節奏,但神情還算鎮定。
幾秒之後,她撇開頭,不再去看梅亦衡。
「梅先生了解女人嗎?」她問。
「不怎麼了解,但我會努力好好了解你。」梅亦衡回答。
莊知嫻低頭笑了笑,「行,那你送吧,想送什麼都可以。」
她也想看看,梅亦衡對她的喜歡,能有多久,又能值多少錢。
隻是,令她萬萬沒想到的是,就在她話音落下的時候,梅亦衡居然從口袋裡掏出一個精緻的黑色絲絨盒子來,然後在她的面前打開。
裡面靜靜的躺著一枚以紅寶石為主的鳳凰兇針,相當的驚艷。
「這枚兇針非常適合你,要不要我給你戴上?」梅亦衡說。
莊知嫻看了看那枚鳳凰兇針,又看看他,「……」
「你今天還打算送我什麼?」她問。
梅亦衡笑,「暫時沒了,明天再送。」
莊知嫻,「……」
「好,我收下了。」她大方的接過盒子,然後,拿出盒子裡的兇針,自己佩戴上。
她今天穿的外套,是一件珍珠白的大衣,跟這枚紅寶石為主的兇針確實挺搭。
「很漂亮,但沒有你的人耀眼。」看著她戴上後,梅亦衡說。
「謝謝,我很喜歡。」莊知嫻道。
她想的很簡單,如果她和梅亦衡真能結為夫妻,那他送給她的東西,以後也會是她的。
她早說晚拿,都隻是個時間問題。
如果最終他們沒能走到一起,所有的禮物,她原封不動退給他就是了。
梅亦衡笑了,擡手過去,長指勾起她剛剛佩戴兇針時不小心掉落下來的一縷髮絲,輕攏到她的耳後。
他的指尖溫熱,輕輕擦過她鬢邊的肌膚,就猶如觸電一般。
霎那,莊知嫻的呼吸和心跳就全亂了,臉頰也肉眼可見的紅了。
她趕緊撇開頭,同時說了聲「謝謝」。
「我可以叫你的名字嗎?」梅亦衡突然問。
莊知嫻努力平靜,「隨你。」
「知嫻。」梅亦衡立馬就叫她。
溫柔的嗓音低沉磁性,性格又撩人。
莊知嫻的心跳一下亂的更厲害了,臉頰也在發燙,像高燒了一樣。
「你別這樣故意勾人。」她極力讓自己平靜,看向他,「沒有哪個女人能經得起你這樣故意的撩|撥。」
梅亦衡笑了,「包括你嗎?」
莊知嫻,「……」
「你其實真的很可愛,比我想象當中的要可愛多了。」梅亦衡又說。
莊知嫻,「……」
心跳的速度和臉頰的溫度,實在是不正常,她不得不拿起剛才梅亦衡擰開給她的那瓶水喝了兩口。
梅亦衡靜靜看著她,給她平靜的時間,沒說話,但眼底的愉快,是不言而喻的。
「梅先生,我覺得我們的關係,還是一步步來的好。」莊知嫻平靜片刻後說。
「知嫻。」梅亦衡又很認真地叫她,「公平起見,你可以叫我亦衡,或者阿衡。」
莊知嫻點頭,「好。」
她又說,「如果你真的想追求我,那我希望,在我們正式成為男女朋友前,不要有任何超越男女朋友的行為或者舉動。」
「好,我聽你的。」
梅亦衡毫不遲疑地點頭,然後,拿出展覽的介紹冊子給她看。
莊知嫻接過,認真地看起來。
不知不覺,車子開到了展覽館外。
兩個人下車,一起走進展覽館。
因為是私人展覽,不對外開放的,隻有受邀請的嘉賓才能入場,所以展覽館裡的人非常少。
並且,展品的作者已經在等著他們了。
親自帶著他們看展,介紹自己的作品。
作為資深的藝術品鑒定專家,莊知嫻對藝術的了解自然很豐富,看的津津有味。
梅亦衡也不差。
梅敬之收集了不少國內外古今的藝術品,梅亦衡這個兒子的鑒賞能力自然不會差,對藝術品的理解能力,也不輸莊知嫻太多。
兩個人對此次展品的興趣都很濃,跟作者都有很多可以聊的話題。
參觀完所有的展品,梅亦衡直接跟作者買下了其中的十件。
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