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5章 爭口氣(3)

類別:女生頻道 作者:寧芙字數:4067更新時間:25/08/26 02:37:54

張氏看了不遠處的女兒一眼,卻忽然情緒激動起來:「我後悔什麼,她一個庶女,一個賠錢貨,還想飛上枝頭變鳳凰不成?」


寧芙不語,張氏愛的,也不是兒子,她想要的,不過是權力,隻是殊不知女兒也能帶給她這些。


她含笑道:「姨娘的意思,寧國公府的五姑娘,是那賠錢貨了?」


張氏不由一怔,終是不敢多言:「不,不是,我沒有折煞國公府的意思。」


寧芙卻是客氣笑道:「姨娘好生回去休息吧。」


張氏鬆了口氣,隻覺寧芙還算好心,保不齊這是提醒自己,莫要被衛氏抓住了把柄。


她心中自然是不甘心的,等丈夫回來,她定然會找回這口氣,丈夫寵她,不會讓她受委屈。


衛氏待面對寧芙時,也嘆了口氣,道:「張氏恐怕不會消停,等你大伯回來,她還有得鬧的。」


「她要鬧,便讓她鬧就是了,大伯母這一回已是宅心仁厚,誰沒理,大伯心中自然也是有數的。」寧芙道。


便是再寵愛,若是一直無理取鬧,也總有厭煩的時候,以色侍人,最是不長久。


衛氏便笑了笑,「你說的也是。」


寧芙自然是不介意衛氏添一把火的,衛氏隻要活著,該多受受苦。


「阿芙鬧出這番動靜,怕隻是為了有由頭,讓阿荷去二房吧?」衛氏索性與她開門見山道。


若張氏太冷靜,阿荷若去了二房,就會被外人說成是拋棄生母的趨炎附勢之人,而張氏苛待寧荷,外人便會同情她。


為了寧荷,寧芙不可謂不用心。


「我對大哥,苒姐姐也是如此,我向來一心一意為了國公府。」寧芙卻是看著她道。


衛氏同她對視著,心跳莫名快了幾分。


寧芙狀似同她閑聊笑道:「人心都有險惡之處,不為己的是傻子,可一家人,在大事上,心總該往一處使的,大伯母,你說是不是?」


衛氏生出幾分心虛,勉強笑道:「我也知曉,你一向是顧著國公府的,我們大房,亦是如此。」


寧國公也是真心寵愛張氏,幾日之後,便匆匆回了府。


張氏一見到她,就似找到了靠山,哭得梨花帶雨,好似受到了天大的委屈,一番恩愛後,就告起衛氏的狀來。


寧國公寧真修雖心疼得不行,可衛氏是按家規處置的,他也不能壞了規矩,隻能背後打點好,私下多照顧著張氏些。


寧芙到沁園時,寧真修正坐在寧老夫人的主位旁,明顯冷落著衛氏。


而衛氏臉色難看,又委屈,她分明是按規矩辦事,夫君卻還是因為張氏,記恨她。


「祖母,阿荷的傷勢好些了。」寧芙想了想,走進去道,又朝寧真修喊了句大伯。


「你父親近日在涼州如何?」寧真修緩下臉色道。


「父親不久前寫信回來,告知還算安好。」寧芙走到衛氏身側坐下,同她道,「阿荷這一回受傷,學堂裡也人盡皆知,女君們都誇大伯母心善,還願留著張姨娘。」


寧真修這才看了衛氏一眼。


衛氏見她替自己說話,不由嘆口氣道:「我也知這事吃力不太好,可我是國公夫人,這事卻也隻能我來做。」


「大伯母做得對,該罰也得罰,若是讓外人知曉咱們國公府賞罰不分,縱容後院作惡,還怎麼看咱們國公府。」寧芙道。


寧真修卻是一頓,心中不由沉思起來,國公府代表著他,原本他就因托關係走得晉陞,被一堆人盯著,眼下國公府再出醜聞,對自己與官場中,亦是極不利的。


晚點再見張氏時,張氏依舊吵著鬧著要俸祿,若沒有銀錢,她如何打點國公府上下,且多少人在看她的笑話。


寧真修這一回卻是未再順著她,不論是衛氏,或是張氏,沒有一個讓他省心的,不似二弟,柳氏雖清高,可是個拎得清的,從不折騰幺蛾子。他冷聲道:「我看是平日裡太順著你了,才導緻你永遠不知反省。」


張氏一愣,哭道:「老爺是厭煩我了嗎?」


寧真修更是不耐煩道:「日後你要是再動阿荷,便去山莊住吧。」


說罷也未留在她院中,又思及寧芙那番話,怕外人以為他無底線寵愛妾室,索性禁了她的足,這一年不許再出院子。


衛氏難以置信,一向寵著自己的夫君,會如此對待自己,禁足一年,與失寵有有何區別,她忍不住淚流滿面。


衛氏知道了,自然是高興得不行,這禁足的事,由丈夫親自提,一來足夠紮張氏的心,二來也舒了她心中的氣。


因著這事,衛氏對寧芙也是有幾分感激的。如若自己當時一心處置了張氏,可不會有如此結果。


寧荷對於張氏的處罰,已然是心滿意足了,她雖心寒,卻也還是不願看見姨娘死去的,能留在府上,已是最好的結局。


寧芙則陪同她,裝飾好了竹苑的側院,日後這便也是寧荷的寢居了。


衛氏身為大房主母,自然也得對寧荷來二房的事有所表示,倒也花了不小的手筆,替寧荷置辦了些用品,不過花這些銀子,跟日後替她置辦嫁妝,還是不值一提的。


寧芙正在忙上忙下。


衛氏心情自然是有些複雜的,阿芙自己分明也沒想放過張氏,所以順水推舟幫了自己,可她倒是全身而退了,自己感激她,阿荷也感激她,便是張氏,也對她沒有任何埋怨。


看似和善,溫和,可寧芙的心,恐怕是個狠的。


衛氏不由後怕,還好沒讓她嫁進衛府,她與阿苒關係好倒也罷了,一旦她也想在衛府立足,與女兒未必不會反目成仇。


寧芙看著臉色複雜的衛氏,微微一笑,她不介意讓大伯母知道她的為人,大伯母忌憚她,能省去不少麻煩。


卻說這事一折騰,也過去了五六日。


寧芙得了空,才聽說陸老太爺得了重病一事,陸行之不日就得回還鄉見老人最後一眼。


寧芙卻也未料到自己,能收到陸夫人的信,邀請自己今日去陸府做客,匆匆忙忙的。


這是近半餘月以來,寧芙第一次出府。


陸府中,等著她的卻是陸行之,寧芙也不意外,安靜的看著他。


「信是我讓母親代寫的,我主動邀請四姑娘,難免會有人閑言碎語。」陸行之道。


「我知道。」寧芙道。


「這一回回鄉,恐怕也得待些時日,我擔心四姑娘會遇上事,是以找來四姑娘,想著叮囑幾句。」陸行之看著她道,「四皇子與六皇子的隔閡,隻會越發放到檯面上來,四姑娘得小心,莫要摻和進去。」


「好。」寧芙看著他道。


陸行之見她答的如此乾脆,眼中生出了幾分笑意來,「我卻不知四姑娘原也能如此聽話。」


寧芙道:「聽人勸,才不會出差錯,陸公子誤會我了,我一向如此。」


「四姑娘可絕非是乖巧的女君。」陸行之卻道。


「那陸公子以為,我是何種女君?」寧芙道。


陸行之想,該怎麼形容寧芙呢,初見時隻讓人覺得人畜無害,美得不可方物,可似乎再也無其他,而漸漸的,卻讓人忘不掉了。


又有些心狠,卻也極真誠。


「四姑娘自然是極好的女君。」陸行之道。


寧芙笑道:「陸公子原也會敷衍人。」


「進了四姑娘心裡的人,才會知四姑娘有多好。」陸行之卻笑道。


兩人坐著,也不過是小酌了一杯,並無任何失了分寸的舉動,在寧芙心裡,他是知己,或許也越過知己幾分,他在她心中是驚起了漣漪的,可她無法去細想,那漣漪是為何。


「烈陽當空,可送別你,卻也感受不到暖意了。」寧芙道。


陸行之卻是久久未說話。


寧芙見他不語,側目去看他時,才見他眼中身藏著不舍,那不舍,竟也讓她生出幾分酸楚。


陸行之曾說,自己像他曾經的愛慕之人,可真是如此嗎?僅僅是因為自己與那人有幾分相像,他編到了如此程度?


陸行之卻也未久留她,那分寸,亦是把握得極好。


隻是目送她的背影時,那不舍才濃烈的釋放了出來,不再壓抑。


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遠離她,上一回,為了寧真遠與涼州辦事順利,是以他提前半年就先去肅清了匪徒,隻是為了她,卻也是值得的。


寧芙在出了陸府時,正好與前來陸府的宗肆撞上。


陸行之回鄉,眼下自然有不少公事需要交接,宗肆來陸府,倒也不讓人意外。


宗肆正與屈陽交代著什麼,餘光看見她時,卻是一頓。


屈陽便也擡頭看了一眼,一時間不敢再開口,他是最清楚世子最近因為眼前這位,心中有多不快。


寧芙欠了欠身,就要走。


宗肆眼神複雜道:「就對我如此避之不及?」


「我並非避著世子,隻是不知該與世子說些什麼。」寧芙想了想,道,「世子在信中提及可以給阿荷請禦醫,我感激不盡。」


「府中的事,既已處理好了,為何不來清天閣?」宗肆又問道。


寧芙道:「也才剛得空。」


「剛得空?沒時間去清天閣,卻是有時間來陸府。」宗肆冷嘲了聲。


這就顯得咄咄逼人了,原本順著台階而下,彼此間都不尷尬,未嘗不是件好事。


寧芙便不再言語,而是看了車夫一眼,上了馬車。


府外人多眼雜,宗肆的臉色不太好看,卻也並未上前攔她。


學堂女君在出了數藝成績後,便空閑了一陣,男子學堂那邊,卻也非忙碌日子,便舉行了遊湖。


學堂向來男女分明,這般能一起參與活動的次數,少之甚少,又正是男女最容易心動的年紀,一時男女都有些興奮。


寧芙大抵是人群中,最淡然的了,她對男女之事,早已沒了心思,眼下便是再俊郎的公子,在她眼前也翻不出花來,心平靜極。


不過對寧芙有意思的公子,卻是不少的,雖說寧真遠如今在涼州,可保不齊這些公子還是想著飽眼福的,娶不了,看看也是過癮的。


寧芙朝他們和氣一笑時,更是讓人心都酥了,恨不得都跟她搭上兩句話。


女君們倆倆一處,搭帳子避風。


到寧芙這,便落單了,如今她在學堂中算年長的了,女君們自然更愛和同齡的一處。


宗凝倒是想同她一處,可又想起兄長的叮囑,一時也不敢輕舉妄動,隻遠遠瞧著她。


寧荷生病,沒有來,她便一個人搭帳子,雖說困難些,可也算不上難事。


「寧四姑娘,我來幫你吧。」公子那邊,卻有人開口道。


「是啊,寧四姑娘,男女雖有別,可互相幫忙,卻也是美德,何況眼下也非孤男寡女,我們來幫你吧。」另一位公子開口道。


男子在十六的年紀,最是躁動,也最愛表現,而要是到了及冠的年紀,就又是另一翻模樣了。


寧芙還未來得及有動作,幾位公子就上前替她綁起了帳繩。


她隻好往旁邊站了站。


剩下的公子們,也幫起其他女君的忙來。


「世子。」過了片刻,女君這邊,卻也熱鬧了起來。


寧芙側目去看,然後便看見騎馬而來的宗肆,視線落在了那些殷切的小公子身上。


「世子莫不是為了什麼女君來的吧?」人群中,卻不知是誰打趣了一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