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4章 他這個人,脾氣當真是怪的很

類別:女生頻道 作者:祝箏字數:3900更新時間:25/08/27 03:06:40

時近冬至,盛京落了第一場雪。


薄薄的像鹽粒子,落到地上頃刻便化了。


詔獄的地牢裡不見天日,更見不到外頭的雪,隻顯得更陰寒了幾分。


地牢盡頭的牢房燃著個紅泥小爐,炭塊發出微弱紅光,一塊半朽的長木臨時搭做了桌子,桌上鋪了簡單的筆墨紙硯。


容衍一身單薄的素白長衫,端坐在這張桌子前寫著什麼。


這樣的重罪之臣,要什麼筆墨其實不合規矩,但刑獄司的方守謙是個好說話的,額外對他寬待了許多。


容衍也不願多生是非,隻是牢中枯寂,沒什麼可堪消磨的東西,他就這樣日夜不休地寫,寫了也不會留,隨手就投進了火爐裡。


紙上的字,多半是年少時背過的經書,灑脫的句子,簡潔地教人放下或者釋懷。


但偶爾的,冒出一兩句別的,卻在與這些句子背道而馳。


看似矛盾,不過是他這一生的所悟與所求而已。


公儀灝重登皇位不難,難的是收攏民意。


皇權越發像一盤散沙,經不起再起兵戈了。


如今,作風正派的自會支持他,不正派的,都在金香樓留了案底把柄,也都一起噤聲了。


至於民心,王權更疊若不平順,受苦的隻會是老百姓。他們不關心誰做皇帝,隻要不打仗,誰來做都行。


其餘公儀氏旁親,見皇帝還能姓公儀,也顧不上挑是不是個半瞎。


事事都在預料之中,十分順利。


除了那把行宮的火,算是臨時起意。


當然有更掩人耳目的法子,但當年那場靈堂的大火燒死了許多無辜的人。


容衍想,許多人在等因果輪迴,報應不爽。


想放,於是便放了。


他以為自己半生都在等待這一刻,卻沒有覺出半點兒如釋重負來。


皇權輪轉,門閥汲營,永遠在醞釀下一次的紛爭。


他真的……有些累了。


剛到盛京時,他很想念成須山,與公儀伏光定下約定,天天盼望著回去。


可惜後來不得不黨同伐異,諸多身不由己,但不論多少理由,也無可辯駁他手段狠毒,許多人因他而死。


此生無顏再回師門。


天大地大,他再無處可去。


行宮起火時,他久站在大火裡,心中冒出一個念頭。


不如玉石俱焚,一了百了……


來時孑然,去時孑然。


這其實是個不錯的終局……


紅泥小爐裡的煤塊不知何時燒完了,爐膛裡冷下來,已經引燃不了紙張,堆成了灰白的小山。


容衍停下了筆。


硯台上結了一層薄冰,在昏燈光亮如鏡。


沒由來的,這樣靜的光景,他又想起了祝箏。


記不清是哪一日,平常的一晚,容衍回來時,她又在他的書房睡著了。


不知為何,她總喜歡睡在這兒,窩在書案旁的圈椅上,睡顏恬靜。


容衍看了好一會兒,忽然抽出一旁的筆,沾了沾墨,在她臉上的紅痣上畫了一隻小烏龜。


將將畫完。


祝箏被他弄醒了,頂著一頭睡的毛茸茸的頭髮,看清是他時笑的眉眼彎彎,迷迷糊糊地問他。


「大人……你怎麼又回來的這樣晚呀?」


容衍突然有些臉熱,她這樣等著他,他卻戲弄她。


等她發現時,肯定又要生氣了。


他最不知道怎麼哄她。


每次她生了氣,他也不明白她最後是如何消了的。


他知自己不擅言辭,呆闆無趣,在如何討姑娘歡心的方面,就更是愚笨遲鈍的厲害。


縱使唯一能想到的,隻有竭盡所有的對她好,好到無所不用其極。


可世上情愛之事,如果都是這樣簡單的道理,便不會有那麼多癡男怨女了。


這是容衍鮮有的一次玩鬧心思,心中怦怦而動。


但其實那日她並沒有生氣。


夜色太深,她不多時又睡著了,直到被抱去榻上睡,她都沒發現自己臉上多了什麼,隻顧著在他懷裡睡的呼呼作響。


容衍看到半夜,又自己用溫巾把烏龜擦了。


那時候,他有些恍惚。


她在身邊時,他常常恍惚,知這一時的溫情遲早要結束。


他隻要走錯一步,就在某一天,這一切就會萬劫不復。


是得來的命運眷顧,叫他得了這樣的機緣,與她相識相知,還能在一個屋檐下相守相伴。


蒼天其實不薄於他。


直到被她發現,他那些「命運眷顧」,是如何經年累月,一步步處心積慮地安排出來,她便直接推開了他。


其實是不甘心的,他想,就差一步。差一步,他便也有機會擁有了普世的幸福,暗淡無光的根系,也能長出一片葳蕤生光的未來。


可她說了「怕他」。


或許她應該怕的,他死寂如枯木的殼子背後,是機關算盡,工於心計的一顆心。或是說來,他與公儀家之流也沒什麼不同,除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,用盡了陰狠毒辣的手段,同樣視人命如草芥一樣輕。


於是猝然驚醒了。


他這樣的人,行在刀刃上,眠在峭壁邊,屬實不應該連累她。


放手便是放手,他答應她的事,從不會食言。


最後的平靜日子,容衍一直睡在聽簫苑。


在那些畫像前,鋪著兩張紙。


一張是為自己謀就的死局,一張是為她鋪就的康莊大道。


每時每刻隻要沒被其他事情填滿,都會想著她的事,時時刻刻侵蝕自己。


先是相看了全京城的所有適齡才俊,最後屬意了聶府。


直到把聶府上養了幾隻貓幾隻狗,種了多少桃多少杏都查的清清楚楚,才最後下定了決心。


聶如柯曾受過他的恩情,為人還算剛正,挾恩圖報對他管用。


另外,他治家不拘,自家的妹妹性子養的活潑跳脫,和祝箏年紀相仿。她去小住一陣,也不會受了什麼委屈。


賜婚聶家,可以保全她在動蕩中有枝可依。


以後若是不喜,屆時塵埃落定,可以假聖旨的名義退掉婚約。


她不想被困在宅院裡,除卻成須山的那處山莊,他另買了幾處宅子,南方的,北方的,她想去哪裡都方便,錢財也夠她騰挪,哪怕一輩子不用嫁人,也可安身立命。


再者,倘若她喜歡……


……喜歡聶府,喜歡到想要留下,同那樣的人在一起,也可以一生自在。


所有的可能,他都想過了。


她要一個退路也好,一個靠山也罷,他都會給她鋪全。


給聶如柯的那封信,他寫的長篇累牘,恩威並施,生怕漏了什麼。


她總是怕欠人情,尤其與他算的清。


那就當他欠她的,和她欠他的,都一併清算了。


對她好早已成了本能,這些事做來得心應手,在這份熟稔中,難得有一份平靜。


但沒料到的是,公儀灝的一時興起,幾乎打亂了他所有的計劃。


那些深藏的貪念被勾起,明晃晃地死灰復燃,狠狠嘲笑了他的表裡不一。


可計劃開始了便是開始了,時局遽然崩傾,不再是誰憑一己之力就能停下的了。


他暗自生的癡望之心,被挾裹在洪流之中,也不得不回歸正軌。


既然執意承天一數,要私自做這個因果的判官,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。


他會用他的死,贖自己該贖的罪,抵自己該抵的債。


這是他早有預感的結局。


所以那時才會執著地想同她要個什麼,他見旁人帶著荷包,隻想著從她那兒也要一個隻送給他的,隻屬於他的東西就好。


但天意總是玄妙,不該有的就是得不到。


到底是兩手空空地分開了。


浮生將盡,他回想往事時,隻覺得平靜,這輩子沒想過一定要得到什麼,所以也不用遺憾什麼。


可是祝箏……


可是祝箏。


他甚至沒勇氣和她好好與她道個別。


不敢再見她,害怕看一眼就動搖一分,忍不住不顧一切地糾纏她一輩子。


卒吏通傳三次,都被容衍一口回絕了。


可他忘了,她素來倔強,越是決絕,就越是讓她百折不撓。


這些日子,公儀灝來過,方惜辰來過,聶如柯也來過……他聽出這些人都在說服他,有這麼多幫她的人,讓容衍心裡更踏實了幾分。


看,即使沒有他,她也還是有許多朋友,這樣很好。


隻是不知她聽到他的死訊時,會不會傷心……


應該是會的,她那樣的性子,任何與她有過點交情的人,誰死了都會傷心。


她年紀小,心性未定,遇到這樣的事,大約會氣一場,然後瀟灑地放下,從此再不提他的名字。


等他走向自己的結局,她也許會在街頭巷尾聽見些什麼,不知會不會附和一聲。


「是啊,他這個人,脾氣當真是怪的很。」


詔獄陰寒,教人睡不安穩。


這夜容衍做了個夢,夢中人沒有瀟灑的放下,反而在掉眼淚,不知為了什麼。


就為了這個荒唐理由,他破天荒同意了見她一面。


一來全了自己的遺願,二來他準備說幾句冷話,好讓她對他的印象更周全。


他一早打理了儀容,要了身勉強體面的衣裳,在她靠近的腳步聲裡,心跳幾乎震耳欲聾,隻能勉力維持著平靜。


「祝箏。」


他回頭看她,喚了一句她的名字。


隻依稀看到衣裙的剪影,便教他把預備說的話全堵在口中。


從年少時情竇初開,到步步為營想要獨佔,這就是他鐫刻心頭唯一的名字,再沒有分看過旁人一眼。


再喚起時,教他覺出心痛,心知這才是最後一面。


他一生大半的好時光,如吉光片羽般,都系在她身上。


從前乃至眼下,他唯一的不舍,唯一的不甘,就是與她相處的日子那樣短……


他已經為她鋪好了路,她回頭,或者不回頭,都不用顧忌什麼。


隻是……人生漫漫,總有他算不到的時候。


以後若是她有什麼傷心失落,委屈難過,他都再不能陪著了。


到底壓抑不住眷戀,在心頭澎湃著湧動。


好在,風來燈滅,身死道消,再深的眷戀也會煙消雲散。


以後,時移事易,春秋輪轉……


世上再不會有容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