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75章
裴南暄此一戰收複城池,大放異彩。
值得一提的是,鎮北侯的嫡子沈君辰。
在柳老将軍平定福建倭患後,班師回浙江途中,行至福清一帶,遇見少量倭寇,柳老将軍有心鍛煉,遂點了三百人,讓沈君辰率兵急攻,沈君辰一路追擊至倭寇營點,斬首三百二十餘人,其中還有一個倭寇大頭目。
随後柳老将軍又讓沈君辰帶三百水師于閩廣一帶繼續滌蕩殘倭,其又剿殺了幾股正在逃竄的殘倭。
沈君辰十四歲,便已經有了斬将之功。
滿朝上下無不贊歎這二人,是虎父無犬子,英雄出少年啊。
其後又過了十數日,時到十月初三,貴州再傳捷報。
三大土府屯兵烏撒,達十萬兵,貴州都司府卻始終不肯下令出兵,輔國将軍世子齊晏然,連夜前往貴陽,欲一探究竟,竟查出丁岩受兵部尚書薛芳遠之私令,放任土司暴亂,故意不肯出兵。
齊晏然與布政使合計後,夜襲丁府,殺丁岩,從其府中搜出了諸多與薛遠芳、顯國公,及三大土府勾結的罪證。
遂持朝廷平叛手令,率十萬大軍前去烏撒,一舉擊破三大土府十萬大軍。
齊晏然平定暴亂之後,帶兵殺入土府之中,将土府上下,除老弱婦孺外所有人盡數屠戮,殺得三大土府皿流成河,哀鴻遍野,尤不肯退走,派人将三大土府内所有典籍盡數收走,命人抄錄成漢文,之後将之焚毀,還火燒三大土府的祠堂。
此消息傳入京中,滿朝上下響起了此起彼伏的抽息聲。
齊晏然的膽大妄為,已然震驚朝堂。
殺都指揮使,自己帶兵平定叛亂,這也就算了,齊晏然搜出的罪證,已經表明了丁岩是叛黨,死有餘辜。
但是屠戮土府,焚毀土府傳承典籍,火燒土司祠堂又是怎麼回事?
!
古往今來,但凡做下這事的人,哪個是有好名聲,好下場的?
齊晏然果真不愧是宗親,骨子裡流淌着齊氏皇族的皿脈,嗜殺成性四個字,都不足以形容他了。
但是,齊晟卻十分高興,直贊齊晏然:“晏然有先祖遺風,待他回京之後,朕一定要重賞于他。
”
土司經此一役,元氣大傷,想來要老實許多年了。
失去了屬于土司的傳承文獻與典籍,祠堂焚毀,也許再過三代,就要忘記自己祖宗是誰了......
這可真是......
太好了!
捷報頻傳,讓朝野上下都十分振奮,但大家最關心的莫過于正在攻打南昌的成王。
倭患和土司暴亂的威脅,遠沒有起兵謀反的成王嚴重,成王祖孫三代,密謀造反,起兵之際,就已經成了氣候,如今集結兵馬高達三十萬人,其下精兵無數,又占據了江南一帶的富庶,以戰養戰,聲勢猶為浩大。
待他攻下南昌,就已經徹底成勢。
甚至可以割據南京,在南邊稱帝,公然和大周朝形成南北對立的局面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