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3章
沈昭嬑退婚在即,他不想節外生枝。
給蘇明霁找點麻煩,他大約也沒精力再去惦記沈昭嬑。
......
齊雍來過鎮北侯府後,沈岐比之前更忙了,已經一連數日早出晚歸,每次回來都是眉頭緊鎖。
職方司也在安排京内外各大衛所進京“簡練”。
大周朝重視士兵“簡練”,還頒發了《教練軍士律》,要求無論京中内外的大小衛所,都需要派人員進京接受考察。
考察衛所實力,這是加強對地方都司、衛所掌控重要一環,要一直忙到年關。
沈昭嬑知道衛所簡練後,齊雍以雷霆手段整頓了衛所軍務,為了進一步清除太後黨在五軍衙門的勢力,将矛頭對準了太後娘娘的母家顯國公府。
逼反了太後。
沈昭嬑心中不安,讓紅藥盯着前院,得知爹爹回來後,就端了一盅人參雞湯去前院見爹爹。
沈岐眉頭緊鎖,見女兒過來了,臉色緩和了一些:“妱妱怎麼過來了?
”
沈昭嬑微笑道:“爹爹這陣子早出晚歸,操勞甚重,我特地熬了人參雞湯給爹爹補補體。
”
沈岐眉頭一松,臉上終于有了笑意:“我剛好有些餓。
”
沈昭嬑盛了一碗人參雞湯,遞給爹爹,旁推側敲地問:“衛所簡練上的事都有慣例,爹爹這陣子為什麼還這麼忙?
”
沈岐也沒瞞着:“殿下在查衛所屯田事宜,發現許多衛所屯田産糧嚴重下降,有些不足百石,大批士兵辛苦耕種所得,甚至不足以供給他們半年的口糧。
”
太祖皇帝以草莽之身起義,靠着嚴明的軍紀,以及衛所屯田,軍糧自給,推翻了前朝暴政,開了史上農民兵起義成功的首例。
太祖皇帝對此十分自豪,經常與大臣們說:“朕當年起事,不拿百姓一針一線,養活了百萬軍隊,還養活了一方水土上的百姓。
”
軍士三分守城,七分屯種,軍糧自給,朝廷向民間征糧大大減少,極大程度地免去了百姓沉重的糧賦,及轉運糧饷的困難,以及運糧過程之中的龐大花銷,開源節流,縮減戶部大筆開支。
因此,大周朝很重視軍屯。
沈岐面上浮現了怒色:“不是他們種不出糧食,而是他們開墾的田畝,被衛所各級将吏、地方長官占種侵奪,沿邊各将吏廣置莊田,私設屯軍,改挑渠道,專擅水利,又縱下人占種膏腴屯田,軍士怨聲載道,民政廢弛。
”
說到這裡,他不禁拔高了聲量:“其中又以顯國公府掌控的前軍衙門尤最,餘下衛所有樣學樣,軍屯本為是為國為民的國策,如今卻成了權貴們謀利的工具,軍屯的将士,乃至地方百姓,都成了他們敲骨吸髓的對象!
”
沈昭嬑心中一凜,總算明白了,為何前世齊雍會如此震怒,直接将矛頭對準了顯國公府。
軍士們自己開懇,自己耕種的田畝,到最後所得的糧食連自己都養不活。
将士們戰時,因朝廷一聲令下,便為家國抛頭顱、灑熱皿,便是不戰時,也會開懇荒地,軍糧自給,同時還解決了貧脊地區百姓們的口糧問題,減輕了百姓的糧賦,縮減了朝廷開支,還豐盈了國庫......
卻被欺壓至此!
沈昭嬑心中發涼,齊雍出身軍伍,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軍屯的重要性,比任何人都重視軍屯。
軍屯是軍隊的命脈,屯田出了問題,五軍衙門首當其沖,已經直接威脅到了皇權。